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生长的重要环境,在父母不同教育与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,都其一生的身心影响都是深刻的,都与每一个人现在呈现出的自己状态,都有从小家庭成长的影子。。。。。
壹心理创作者丨拉面
当你回想童年的时候,有幸福的感觉吗?
我的童年虽然也有很多快乐的回忆,但印象中最深刻的,是每次不听话的时候,妈妈歇斯底里的怒吼,听得最多的话就是“早知道就不要生你出来了”“你看别人家的孩子,哪有像你这样的?”。
虽然都是气话,却让当时幼小的我觉得自己很糟糕,家人才因此不爱我。
长大之后,这种害怕被所爱的人抛弃而产生的不安全感依旧伴随着我,也因为从小在和妈妈的相处中学会了压抑自己去取悦对方,到现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是还是习惯了这种模式。
虽然现在早已对童年的不开心回忆释怀,也能理解妈妈并不是不爱我,但我知道,童年带给我的快乐与悲伤,都在我身上留下了印记。
我想起曾经有一个很自卑内向的朋友,在一次酒后拉着我讲述他童年的经历:
小时候的他很调皮好动,经常搞恶作剧,属于大人眼里的捣蛋鬼,然而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。
那一天刚好要交午餐费,他作为小组长负责把大家的钱收集齐交给老师。
神奇的是,原本清点得好好的钱,就在他上完厕所回来准备上交时,发现少了200块钱。当时的他真的是脑子一片空白。怎么就平白无故丢钱了呢?它一直就放在他的铅笔盒里面的啊。
他跟班主任求救,这个总是喜欢罚站他的女人,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。
接着身边的同学开始起哄:“老师,肯定是他自己藏起来的。他家里那么穷,中午都经常吃不起饭,肯定是他偷了这些钱!”
班主任只是说了一句:“大家先上课,这件事我会调查的。小志,来办公室打电话叫你爸妈过来。”
那是他第一次在大家面前哭。穷,小偷,这样的字眼像个丑陋的标签贴在了他的身上。
后来他妈妈过来学校了,因为查不到钱到底去哪儿,当时靠给人缝补衣服的她赔了这200块钱,还拉着他给老师道歉。
他看着妈妈,心里满是内疚,也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痛苦。从那以后,他再也不喜欢上学,也很害怕和别人说话。
长大后的他很自卑,永远忘不了自己是一个大家眼里,因为穷就会偷东西的坏孩子。
那些人永远不知道,一句话、一个举动,会给一个八岁的孩子心里造成多么大的伤害。
“是过往塑造了如今的我”
童年时期遭遇的事情,往往影响了长大后我们的行为模式。
成年后的我们可能会有这些疑惑:
为什么我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?
为什么我总想亲近父母却渐行渐远?
为什么我总会被同一类人伤害然而又不断被他们吸引?
为什么我总是压抑自己的需求,不自觉地讨好身边的人?
为什么我总是看到别人的眼神就容易胆怯?
背负创伤长大的人,更容易将过往糟糕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和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,一次次进入伤害的恶性循环中。
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,从成年期开始,人除了完成自己本身的成长任务,其实还肩负着另一个巨大使命:去补完童年缺失的品质,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。
每个人的童年都或多或少有缺陷,时间能让我们淡忘曾经痛苦,却无法改变这些经历在我们人格中投下的阴影,唯有选择正视并疗愈过去,我们才能踏上重建内心的旅程。
疗愈与蜕变
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
在心沁源这个心灵疗愈的家园中
我们将一起陪着你
活出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
|